登高山,在稀薄的空氣環境下
突破的是自己,征服自己的意志力
學會了不逞強,也更明白不用跟任何人比賽或在意任何人的眼光。
因為當下的每一步,和身體狀態,只有自己最清楚。
不用什麼多餘理由,就是一步一步的向上前行。
也不用任何的媒介,笑顏便很自然的展開
如果你問我,怎麼會安排登合歡山主峰來做為這次渡假的景點之一?
其實我還真是誤打誤撞,就這樣爬完了。
因為本來我是打算去爬前頭初階版百岳的小石門,當是去郊外踏踏青..
但當時車就不知覺的開了過去,看到有人在爬,就停下車整裝跟著一起爬。
一直到下山結束這段旅程看照片時,才發現....我好像爬的是主峰耶!!!
整個是傻傻的... 但也不由得對自己的堅持感到欣慰...
我的兩腿膝蓋都受重傷有舊疾,腳踝也因打球扭傷而變形..雙腳掌的小姆指頭也外翻,實際上只有8隻指頭是站在地上,所以走路也常會跌倒.
在這樣子條件下...如果你問我要不要再來一次?我會馬上回答,我願意!而且還要再更刺激的~
而且依照以往過去的經驗,小時候曾跟著大人上阿里山,玉山看日出時,每一次都頭爆痛..又頭昏想吐,那就是所謂的高山症。
所以其實這次上山,也不免擔心會有相同的情況發生。但我只簡單的帶了普拿疼外,什麼都沒準備就衝上山了
再者是我對海拔幾千公尺根本沒概念...也輕忽了,原來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空氣就已經剩下百分之60~70...
在清境時,原本很容易爬的階梯,但卻走沒幾步就氣喘噓噓,心跳加速噗通噗通,感覺快沒氣了! 就是下面這張照片..
走森林步道都是下坡還很開心的一邊對著大樹唱歌。結果走完後才發現...只有兩條路可以選,
一是走外面的山路,二就是爬這看不見盡頭的階梯回去剛剛來的地方。
我們則選了走階梯...但也就是在這時第一次發現空氣稀薄對身體的影響!
當下聽到後頭的家庭客因為小孩子爬不動便說:"乾脆去外面等接泊車好了!"
而我繼續往上爬了200公尺後,也升起了... "不然我再走下去,去搭車好了..."的念頭...
看著已走過的200公尺,再向上看不知道還有多遠的路..真的是面臨到了決擇。
後來同伴的一句話說:"不會啦!應該是快到了..."才又起步,而且是開心的起步~
人總是會拿未知的盡頭來嚇唬自己,但假如我們能夠抱持著希望繼續往前,一定能抵達到終點和目標
駕車爬上了海拔3000公尺時,頭開始出現了疼的現象。當時只有在心裡不斷告訴自己,可以的!!不用怕~
奇妙的是....當看到壯闊的美景時...一切不舒適感也就消失了!
作家王文華曾寫過一段話:
如果山裡的空氣是山泉水,平地的空氣則是鹹豆漿。山裡的空氣乾、清、純,雖然稀薄,但原汁原味。好東西不求濃烈,濃的東西通常都摻了雜質。在山裡,我們忍不住一直呼吸。在平地,我們只是允許空氣飄進鼻子裡。
許多大企業家也規定員工一定得登百岳,因為這是訓練員工意志力的一條最好的運動。
海拔3000公尺的空氣又更加稀薄,整個身體的五臟六腑彷彿也跟著同時在轉換適應環境。
我感謝起自己的身體,也感謝這座高山願意接納我...讓我能好好的享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緊密感
爬高山的過程,是與自己的相處和對話..只剩呼吸這麼簡單。
感受到了真實的存活在這世上,每一口空氣都變得很珍惜,每一步也特別謹慎,深怕心跳多一拍或少一拍..
山,一直在那裡。只看我們願不願意靠近,親自走一遭。
就如同人生的路,爬的越高越是要謙卑,爬的越高包袱也要放下的越多
回到平地上的種種壓力,那空氣的稀薄窒息感有時反而比高山還要難受
但因為有了登高山的經歷,讓我體會到...什麼是完完全全的為了自己活著的感覺
很多時候,便能一笑至之了...人生有什麼? 就這一口氣罷了! 看透了,便更能讓自己活的更灑脫與自在
修行亦是,也只不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! 就如同呼吸一樣....堅持和毅力,總有一天能到達終點站。
留言列表